張誠見到李國輔公公對此很感興趣,便繼續(xù)道:“這鳥銃確為戰(zhàn)時殺賊的利器,連戚少保當年都是贊賞有加,可現(xiàn)今庫存的鳥銃雖也不少,
但其中要么年久失修,已不堪用,要么就是偷工減料的殘次品,且制式也不統(tǒng)一,裝藥沒有標準,少之銃彈無力,難以傷敵,多之則有炸膛之慮。
正是因此,本將才要自制這精良的鳥銃,為的就是叫軍士們使得放心,用的順手,如此,才能在戰(zhàn)場上發(fā)揮出威力,
公公試想,若有此等云州銃數(shù)千桿,列陣三排,依號令第次輪番齊射,縱使奴騎盈萬,又有何懼?”
李國輔聞言也是頻頻點頭,張誠連忙趁熱打鐵道:“欲成其事,必利其器,若要練成強軍,則必要輔以利器,現(xiàn)今盔甲、旌旗都無大礙。
唯有這鉆磨銃管的工匠和精鐵兩項,張誠已確是無能為力,只有仰仗李公公出面,替我解決這兩大難題啦?!?br>
…………
其實,在大明軍中的鳥銃手為了安全起見,都會親自測量自己手中鳥銃的裝藥量,然后依照這個量制備的子藥。
就比如戚家軍中,鳥銃手每人就背著裝有火藥的竹管五十三個,內(nèi)中都是定量的一次打射藥量,而另一個袋中也放著合用的鉛子五十三個。
不過,張誠又再進了一步,他直接選用了紙筒定裝子藥。
紙筒定裝火藥,是將定量的顆?;鹚幇谝粋€長形的紙筒里面,裝填時用嘴咬開紙筒,先倒一些火藥到火門,余下的火藥全塞入銃口就算完成了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