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孩子都沒有保住,袁家把責任推到顧珊之頭上,而顧珊之對袁家有情,明知袁家的意圖,還主動替他們稱道。
當年她所承受的,也許是她自找的。
可是她連累了顧家。
如今真相大白之后,反過來再看袁家那些“被顧珊之害死”的孩子們,要么就是袁家說出來的謊言,要么就是被戴了綠帽子。
不管是哪一種,都夠作為笑柄的。
而顧珊之當年的默默承受,既顯示了她的隱忍,又體現(xiàn)了她的深情和高貴人格。
所以,夏氏和顧晴之把事情傳開之后,世人都感覺憤怒:他們被袁家愚弄了,雖然是他們自愿輕信袁家的。這種憤怒,讓他們更愿意幫顧珊之說話,而顧珊之的那些品格,又足以支撐他們說話的立足點。
外頭嘲笑袁裕業(yè)的多不勝數(shù)。
可太子,依舊很器重袁裕業(yè),相信他。
袁裕業(yè)依舊是太子寵臣,將來太子登基,他權(quán)傾天下指日可待。所以,外頭罵聲四起,他過得好不好,卻沒有人知道。
也許,他并未負罪感,反而為今天的成功得意洋洋:哪怕你們再怎么責備我,又能拿我如何?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